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,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,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,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

朗宇信息

新聞資訊

毫米波產業(yè)進展勢如破竹 終端產業(yè)尚需繼續(xù)努力
時間:2020-09-30     來源:通信世界網(wǎng)     作者:朗宇信息

在ITU劃分毫米波頻段后,各國紛紛開始加速毫米波產品和設備研發(fā)進程。

隨著全球5G網(wǎng)絡部署向縱深挺進,5G毫米波的商業(yè)部署也在全球各地逐漸展開。美國的幾大主流通信運營商包括AT&T、T-Mobile和Verizon都已經提供了5G毫米波的商用服務,而包括日本NTT docomo、韓國KT在內的多個運營商也已經開始了5G毫米波系統(tǒng)商業(yè)部署并取得積極進展。GSA表示,截至2020年6月,僅在24.25~29.5GHz頻譜范圍內,全球已有42個國家/地區(qū)的127個運營商以試驗、許可證、部署或運營網(wǎng)絡的形式進行了5G投資。

中國毫米波進展也在加速。2019年以來,中國IMT-2020(5G)推進組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分3個階段推進5G毫米波的試驗工作:2019年重點驗證5G毫米波關鍵技術和系統(tǒng)特性;2020年重點驗證5G毫米波基站和終端的功能、性能和互操作,2020—2021年開展典型場景應用驗證。

設備廠商5G毫米波測試如火如荼

毫米波的網(wǎng)絡建設目前已經在全球如火如荼地開展,設備廠商已經推出了多樣化的設備且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,推動毫米波設備不斷走向成熟。

華為毫米波進展迅速。2017年11月,華為與日本NTT docomo聯(lián)合展示了日本首個5G毫米波CPE真實業(yè)務,使得全息視頻通話業(yè)務成功運行在包含5G毫米波CPE的端到端5G網(wǎng)絡上;2019年5月,在IMT-2020(5G)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(fā)試驗中,華為使用Mate 20X 5G版手機,率先打通全球首個5G SA網(wǎng)絡下的VoNR通話,包括語音和視頻,其中采用華為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在毫米波頻段下支持6.5Gbit/s的峰值下載速率,5G NR+LTE雙連接工作模式下最快可支持到7.5Gbit/s;截至2019年10月,華為完成了5G毫米波關鍵技術測試的功能、射頻和外場性能,華為海思芯片進行了5G毫米波關鍵技術的室內功能測試。

為了應對毫米波的挑戰(zhàn),中興通訊從2014年便開始進行毫米波研究,積極開展5G毫米波的研發(fā)、功能測試、外場試驗,為毫米波規(guī)模商用做好準備。首先,中興通訊提出了混合賦型和陣列化高EIRP(基站輻射功率)設計思路,利用更經濟的工藝實現(xiàn)毫米波高EIRP。其次,中興通訊設計了智能波束方案和場景化的波束配置方案,讓毫米波的波束更靈活,解決覆蓋空洞的問題。最后,中興通訊設計了毫米波組網(wǎng)方案,可借助低頻和LTE網(wǎng)絡實現(xiàn)毫米波覆蓋。

例如,中興通訊毫米波方案在印度尼西亞進行的測試顯示,單用戶峰值下行速率達到了5Gbit/s;中興通訊在日本進行了5個站的SA測試,在汽車高速移動下,4K視頻下載播放流暢;中興通訊在上海進行了大量多場景覆蓋和業(yè)務測試,測試顯示,采用中興通訊的系統(tǒng)在室外、室外信號覆蓋室內都實現(xiàn)良好的覆蓋。在2019年7月IMT-2020(5G)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(fā)試驗毫米波頻段的測試中,中興通訊完成了26GHz頻段5G基站射頻OTA測試。2019年10月,中興通訊與高通公司成功實現(xiàn)了基于智能手機的5G毫米波互操作性測試。

愛立信毫米波產品已經經過3代迭代,面向應用場景作了大量的優(yōu)化調整,從第一代面向FWA應用,后續(xù)面向移動終端應用,并小型化優(yōu)化,更易于街道站部署?;鶐Ъ蓛?yōu)化大幅減輕回傳難度。低功率、小型化、易部署是毫米波在5G時代就用的關鍵優(yōu)化方向。

愛立信協(xié)同運營商在全球積極開展推進毫米波的應用,截至2020年中,已經完成超過20個商用網(wǎng)或試點的建設。在我國,愛立信利用商用設備+商用終端(智能手機,CPE)的端到端測試,達成了業(yè)界非常高的速率水平(下行8CC實現(xiàn)4Gbit/s以上,上行2CC實現(xiàn)220Mbit/s),覆蓋水平(CPE超過2.3km)。

諾基亞貝爾也在毫米波領域做了很多努力。2020年8月31日,在IMT-2020(5G)推進組所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(fā)試驗毫米波測試中,諾基亞貝爾在懷柔IMT-2020 5G試驗外場中首家成功展示毫米波4Gbit/s峰值性能,獲得在場試驗組專家和運營商代表的一致認可。

終端產業(yè)水平有待提升

在設備測試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,終端產業(yè)也在不斷探索。據(jù)了解,毫米波終端設計較復雜。毫米波產業(yè)主要受限于以下幾個方面:基帶處理的要求更高,計算量要求更大,對回傳要求也更高,天線物理尺寸小,設計要求集成度很高,通常以IC芯片的方式實現(xiàn),產品設計難度大、成本更高、設計周期更長。從終端角度看,目前對毫米波的支持比例較低,芯片豐富度不足,僅一部分旗艦機支持,根據(jù)GSA最新的統(tǒng)計,僅30%左右支持毫米波。

在5G之前,蜂窩移動通信終端設備從未工作于如此高的頻段,終端和元器件產業(yè)鏈缺乏對毫米波產品的開發(fā)測試經驗,毫米波芯片和元器件的成本、體積、功耗等指標都還遠不如中低頻段的對應產品。

高通公司推出了驍龍X50、X55等芯片,以及第三代面向移動化需求的QTM535毫米波天線模組,在非常緊湊的尺寸中集成了天線、射頻前端、收發(fā)器。一部手機可以采用多個毫米波模組,不僅滿足智能手機緊湊纖薄的設計需求,同時滿足功耗需求并提供最大化的性能。根據(jù)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(fā)布的研究報告,截至今年7月,全球市場上已經正式出貨的185個型號的5G智能手機中,只有23款支持毫米波頻段,且均使用高通公司的基帶芯片和射頻組件。高通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商用毫米波芯片組和射頻子系統(tǒng)的芯片廠商。雖然明年華為、三星和聯(lián)發(fā)科可能都會推出毫米波芯片組和射頻子系統(tǒng),但5G毫米波的終端芯片生態(tài)發(fā)展仍落后于中低頻段產品。

國產模組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研發(fā)。據(jù)了解,毫米波終端工作在24GHz以上的高頻,對射頻器件的高頻性能、終端毫米波傳輸線傳導能力及接頭、毫米波天線及模具設計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,行業(yè)門檻高于Sub-6GHz。其中,移遠的毫米波終端測試暗室、儀器等實驗測試條件齊備,當前移遠的毫米波RM510Q-GL模組已經完成了美國Verizon的SFN認證測試,支持客戶設備基于移遠這款毫米波模組在VZW商用網(wǎng)絡中測試驗證。同時,移遠已經支持多個客戶在海外不同運營商的毫米波實驗網(wǎng)中完成測試。移遠的mmWave模組最大可以支持DL 7.5Gbit/s/UL 2.9Gbit/s的速率,目前模組最多可以支持8x8 64毫米波陣列天線。

總而言之,毫米波在技術方案、電性能指標、產品成熟度、成本等方面有待逐步優(yōu)化。在芯片方面,5G毫米波國產芯片的量產能力有待驗證,目前主要集中于高校及研究所開發(fā),亟待推動國內產業(yè)鏈成熟。此外,毫米波功放等器件效率低,導致整機功耗高,不利于規(guī)模商用。無論網(wǎng)絡還是終端,芯片化之后均需要產業(yè)上量來降低成本。總體上需要產業(yè)鏈盡快形成對明確應用場景的共識,充分利用現(xiàn)有的產業(yè)成果,并推進產品規(guī)格的歸一化定義,并對終端的支持及早提出要求。


返回列表